《报告》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2024 年,我国政府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将达到 28.5 万亿元,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 3.9 万亿元。同时,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 2024 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2024 年先发行 1 万亿元。
公路具有鲜明的公益属性并具备一定的收益能力,因此其部分成本也处于我国政府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支出的覆盖范围内。
同时,由于部分公路还属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的范畴,因此也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出的覆盖范围内。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是《报告》提出的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中第3项第2部分内容,明确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加强民生等经济社会薄弱领域补短板,推进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000亿元,将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的地区倾斜。同时,还将着力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落实和完善政策支持,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拆除各种藩篱,在更多领域让民间投资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
在2024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时也表示,要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建设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2024年部公路局将积极推进公路基础设施有效投资,力争完成投资2.5万亿元以上。
/ 战略通道推进建设 干线公路提质扩容 /
2024年,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完善方向,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角度看,是要推进出疆入藏、沿边沿海、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骨干通道的建设;从国省干线公路角度看,是要推进国家高速公路待贯通路段、省际瓶颈路段建设和繁忙通道扩容改造;从普通国道角度看,是要加快待贯通路段建设和低等级路段提质升级。
公路在我国重大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2024年,公路系统将协调推进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大桥、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等项目建成通车,加快打通天山胜利隧道。
东南沿海,广东省深中通道距离建成通车还有不到两个月时间,建成通车后,深圳市至中山市的车程将从目前的约两小时缩短至30分钟内;珠海市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工程项目进展顺利,黄茅海大桥和高栏港大桥5座主塔均已封顶,高栏港大桥已完成合龙,狮山隧道与象山隧道两座隧道先后贯通。两座跨海通道建成后,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增添动能,让大湾区内的交通更加便捷。
首都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项目将全面进入加宽段和路基明挖段施工,预计2024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届时城市副中心多条东西向道路将实现连通,现土桥立交还将建成北京市首个地下互通立交桥。
新疆天山,全球首创新型压注工法(TBM)硬岩掘进机“天山号”“胜利号”已平稳掘进20.9公里,约占总掘进长度的 95%,为世界在建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的早日贯通奠定了基础。天山胜利隧道建成后将打通南北疆交通运输屏障,使穿越天山仅需20分钟,新疆首府乌鲁木齐与重要城市库尔勒的车程将从7个多小时缩短至约3小时,这对推动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促进南北疆经济发展和区域优势开发均具有重大意义。
2024年我国预计建成高速公路约7000公里,新增公路服务区充电桩3000个、充电停车位5000个;加快普通国道提质改造,进一步加强灾害频发地区高等级路网覆盖力度,加强区域间多通道联系,推动实施一批以高等级公路为主的山区、灾害多发地区的“生命通道”工程,推动灾后重建重点项目实施,按期建成国道109线新线高速,北京国道108线新线高速等项目力争实现开工建设;深入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改造,新增通三级及以上公路乡镇328个,新增通硬化路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1.67万个,新改建农村公路12.2万公里。
随着服役时长逐步接近设计年限,我国在役公路养护任务日渐艰巨。2024年,公路系统将确保高速公路优等路率、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优良率分别保持在90%和85%以上,农村公路列养率保持在100%。安全是公路交通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依然是2024年公路系统的重要任务。例如,大力推动国家公路危旧桥梁改造(含危隧改造、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灾害防治工程三项工程建设,以及新建3个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
自2020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公路危旧桥梁改造行动方案》以来,部公路局扎实推进公路危旧桥梁改造。2023年 1月至10月,我国公路系统共改造公路危旧桥梁超过8000 座,其中农村公路危桥超过6000座。2024年,部公路局将实现国省干线公路新发现危桥处置率保持在100%,改造农村公路危旧桥梁4000座,并于2024年底基本完成2020年底前存量农村公路和存量危桥的改造任务。除危旧桥梁改造以外,还将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万公里,实施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1000公里以上,创建一批“公路安全精品路”。
/ 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防范化解融资风险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0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3.92万亿元,以及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1万亿元,这些是《报告》中提及的,可能用于公路工程项目的财政资金和政府通过发行债券融资获得的资金。《报告》显示,现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增加财政投入,要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严控一般性支出。
李小鹏在2024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表示,交通运输部将完善资金保障机制,修订交通运输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深化里程费储备政策研究。加强中期财政规划与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有效衔接,加大对重点任务重大项目资金保障。深化财政事权分类改革,引导地方加强财力投入,用足用好政府债券和金融信贷政策特别是国债和专项债券。开展投融资领域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推广运用特许经营模式,吸引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实行中央投资项目“红黄牌”警示调度机制。坚持存量不出险、增量不违规,守牢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
2024年,部公路局将保障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强化重点项目谋划和协调调度,规范PPP项目发展,拓展投融资渠道,防止因政策、资金等导致公路建设投资出现“大起大落”。
《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函〔2023〕115号,以下简称“国办115号文”)在“准确把握新机制的总体要求”中提到,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拓宽民间投资空间,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PPP新机制强调聚焦使用者付费,将政府补贴限制在了按规定贴补运营、不能贴补建设成本这一范围内;在项目建设期,政府可在严防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要求的前提下,按照一视同仁的原则,对使用者付费项目给予政府投资支持。
影响PPP项目顺利融资的关键因素之一是PPP项目回报机制选择的合理性,科学合理的回报机制是确保社会资本方获得预期回报的关键。高速公路PPP项目投资大、回收期长且需要兼顾公共利益,科学地选取合理的回报机制尤为必要。有专家学者研究指出,选择使用者付费回报机制的高速公路PPP项目,属地政府将更倾向于为其提供政策支持。市场需求稳定,使用者具备消费需求与付费能力;大规模投资和长期政企合作为其盈利提供了保障。具备这些特点的高速公路PPP项目选择使用者付费的回报机制更能保证项目的运营与收益。
/ 积极配合以旧换新 推动货运节能减排 /
《报告》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中提到,要“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3月7日,国务院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国发〔2024〕7号,以下简称“国发7号文”),表示将推进设备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更新,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加大政府在财税、金融、投资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

近期,浙江、广东、湖南、山东等多地发布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实施方案。这些方案中明确了消费者参与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的支持范围和补贴细则,受到市场关注。
换电、氢燃料电池、电气化公路是货车实现节能减排的3种主要方案。有专家学者研究得出,这3种方案具有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同场景,并且目前各自存在技术瓶颈。换电方案在线路不固定的短途货运中更具优势,氢燃料电池方案在长途货运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电气化公路方案在线路固定的中短途运输中优于换电方案。
1月3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展重卡换电站建设组网与运营示范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原则同意在重卡换电站建设组网与运营示范、氢燃料电池研发与氢能交通运营平台应用、城市级绿能交通体系建设与应用等方面开展试点。《意见》表示,要力争在重卡换电站网络建设、换电站产品及设备研发、氢燃料电池研发、城市级绿能交通建设模式研究、绿能交通数据平台和智慧调度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重卡换电站建设组网与运营示范试点内容包括研制高速重载换电机器人和双向架载机,研发快速、兼容、共享、具有站网互动功能的换电站产品及设备。依托换电站产品,研究面向短倒场景的换电站高效布局技术规范,推出建设验收、安全管理等团体标准。在多种短倒需求场景,推广“车电分离”运营模式的换电重卡应用和换电站建设。建设跨场景、跨城市群的重卡换电站网络,针对换电站的用地规划、电网接线及收费标准等开展研究。建立换电车辆综合智慧运营平台,开展站网互动的应用示范。
氢燃料电池研发与氢能交通运营平台应用试点内容包括开发新型车用水冷燃料电池电堆模块系列化产品、百千瓦级大功率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和氢能船舶使用的燃料电池系统,探索先进氢能技术在中重型牵引车、自卸车、船舶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打造多个氢能交通运营平台,投入各类氢能车辆开展市场化模式运营,摸索全套化运输服务及平台商业模式。
-LE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