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建、管、养、运”四字诀为抓手,深入实施农村公路建设提档升级专项行动,全力构建人民群众致富增收的幸福路网。
以“建”字当头,畅通“公路网”
聚焦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结合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交通领域民生实事和交通实际,紧扣一个“建”字,精心谋划,整合资源,抢抓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实施机遇,稳步推进农村公路项目库编制与项目落地落实工作,全面完善农村路网,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
以“管”字提质,压实“责任网”
按照“属地管理、一包到底”的原则,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总路长”,高速公路联系县领导担任一级路长,路政执法大队和高速交警大队负责人共同担任二级路长;县内主道路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担任“一级路长”,街道主要负责人担任“二级路长”;乡镇道路联系县领导担任“一级路长”,乡镇主要负责人担任“二级路长”;村级道路所在地分管联系村领导担任“一级路长”,村支书担任“二级路长”,村民小组长担任“三级路长”,把各项公路管理措施抓在日常、落在经常,逐级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包保责任体系。
当前,在全县范围内明确了37名县级干部为一级路长,50名县直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二级路长,310名村干部为三级路长,将全县公路纳入管理范围。
以“养”字固本,织细“维护网”
坚持把农村公路养护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贯穿始终、常抓不懈,成立了县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考核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石阡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考核方案》。充分调动乡镇养护工作积极性,每年考核结束后,养护资金向考核结果排名靠前的乡镇倾斜,营造争先创优的干事氛围。创新养护工作模式,按照“1+1+N”模式(既“1名路长+1名党员+N名群众”),设立党员先锋岗和群众志愿服务岗,成立农村公路党员志愿服务队10支,村民义务养护队伍19支,带动300余名党员群众到农村公路报到,构建了农村公路养护一张网。
同时,开发设置公益性岗位,吸纳脱贫户、低保户等低收入群众就近就业,实现困难群众增收和农村公路养护增效“双赢”。持续巩固拓展“支部建在公路上”党建品牌创建成果,依托“主题党日活动”和植树节,倡议各乡镇开展“我为家乡公路栽棵树”志愿服务活动,涵养群众道路养护积极性,营造“道路养护、人人有责”社会氛围。
以“运”字增效,构建“致富网”
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建设同当地传统文化特色、人文景观的深度融合,将困牛山集体跳崖千古壮举、甘溪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融入农村公路建设,打造了一批“外联内通,方便快捷”的红色旅游专线,赋能红色文化,激活了当地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依托尧上、仙人街、鸳鸯湖、楼上古寨等风景名胜景区资源优势,建成了一批集“农耕文化、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观光示范走廊,助推了当地旅游发展提档增速,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坚持推动农村公路建设与国省干线、城市道路、交通运输方式发展规划及当地产业发展规划相结合,打通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神经末梢”,累计建成乡村公路356条,共同筑起了群众增收致富网,实现“公路连接到地头、客运交通到村头”目标愿景。
-LE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