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040线平凉至华亭公路(华亭段)
春末夏初,走进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市南巷街菜市场,苜蓿、荠菜、苦苋、苦苣、白蒿、灰菜、香椿、蕨菜、蒲公英、车钱草、五爪子、刺椿头、小根蒜.......“流量明星”乘势而上“市”,“香饽饽”时令“野菜”成了吸引众多市民和外地客商的选“鲜”点。进城“售卖大军”个个喜笑颜开..........上关镇磨坪村刘大爷高兴地说:“这都是交通带来的方便,来得早,菜新鲜,价格好,卖得快。”
2023年9月,华亭市交通运输局全面完成了581个自然村(组)通硬化路223条800.354公里建设任务,打通了交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既带动了农产品销售,又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大幅缩短了从“田间”到“餐桌”的距离,“山野菜”成了“致富菜”,不仅丰富了城镇居民的“菜篮子”,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铺就了乡村振兴“快车道”。
畅通“大动脉”,招揽“八方客”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事关公众的出行、致富和幸福感。有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可以走出去看一看,也可以请进来客人观光旅游;有了便捷的交通路网,既能够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又可以让农产品快速地运送出去,实现促农增收的目标。只有交通运输“大动脉”活力涌动,经济“血脉”才能更畅通。近年来,华亭市交通运输局着眼于“大通道、大枢纽、大网络”的综合发展战略,以“交通先行”为统揽、“交通强市”为目标,交通人始终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华亭交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
目前,华亭市以铁路、高等级公路和干线公路为大动脉,以农村公路为毛细血管的“外通内畅”大交通网络全面形成,华亭市交通运输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农村公路814.3公里(县道7条152.7公里,乡道12条206公里,村道127条455.5公里),实现了“县域通高速公路、乡乡通柏油路、村(组)通水泥路”的目标。从“大动脉”到“毛细血管”,经历一场“大手术”的华亭综合运输体系日渐成型,交通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日益凸显。
华亭交通一路走来,见证了不断超越的奇迹,交通的综合发展为城市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路畅”赋能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加速度”,路衍经济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管是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还是本地市民,都能在这片热土上感受到交通的便捷通达和关山的俊灵、莲花湖的美、野狐峡的奇、米家沟的秀……
串起“幸福路”,联通“百姓心”
“十三五”以来,华亭交通以建设“四好农村路”升级版为抓手,以全方位、全过程、全路域建成美丽公路为目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将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和公交提升发展列入了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大力实施“白改黑、窄变宽、通到畅、洁到美、线成网”工程, 持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油筑改建县乡公路100多公里,硬化通村公路343公里,通自然村道路884.176公里,拓宽改建乡村公路212公里,砂化产业路260公里,实施养护维修工程245.52公里,改建危桥27座,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目前,10个乡镇、1个工业园区全部通油路,101个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自然村(组)通畅率达到了100%。
如今,站在梁峁山顶,放眼看去,华亭大地“产业路”“扶贫路”“旅游路”路路畅通,路路相连,交通先行、产业扎根、旅游开花,“公路 + 产业” “公路 + 旅游” 等方面充分发挥了 “四好农村路” 经济带动效应, 激活自身禀赋,“公路+活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驶入“快车道”。同时,全面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实现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全覆盖,新开通农村客运线路17条,投放客车77辆,“快递+农特产”快速销售方式,让公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交通运输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织就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展望未来,华亭将奋力推进“交通强市”战略,紧紧围绕“修一条路,通一班车,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的发展理念,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对外构建大交通,对内构建微循环,全面加快现代综合大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把通往外界的路、产业发展的前进路、人民群众的致富路、社会发展的小康路越修越宽,越走越长,让乡村投资因交通而来,产业因交通而兴,城乡因交通而美,群众因交通而富,“大交通”将为华亭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翅膀,让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让“交通强市”的文章越做越好、越做越大。
-LEYU